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dǒu

ㄉㄡˇ

部首 走

部外 4

总笔画 11

糾 﨣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B U+27EAF

左下包围结构

12121344412

五笔

仓颉

郑码

fhuf

goyj

bote

拼音 dǒu

注音 ㄉㄡˇ

部首 走 部外 4总笔画 11

扩展B 27EAF笔顺 12121344412

𧺯 基本解释

● 𧺯


  1. 同“赳”。

● 𧺯

dǒu ㄉㄡˇ


  1. 〈见于台湾人名〉

● 𧺯


  1. 〈古壮字〉读音tau,来,过来。
【漢典】
【未集中】【糸】 糾·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2

↳糾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𧺯”字头,请参考“糾”字。)
【未集中】【糸】 糾·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2

【廣韻】居黝切【集韻】吉酉切,𠀤音朻。【說文】繩三合也。【史記·賈誼傳】何異糾纆。【註】《通俗文》云:合繩曰糾。

又【博雅】舉也。【書·囧命】繩愆糾謬。【疏】糾,謂發舉其愆過。【左傳·昭六年】糾之以政。【註】糾,舉也。

又【周禮·天官·大宰】以糾萬民。【釋文】糾,察也。

又【小宰】凡宮之糾禁。【註】糾,猶割也,察也。

又【詩·魏風】糾糾葛屨。【傳】猶繚繚也。【疏】稀疏之貌。

又【後漢·公孫瓚傳】糾人完聚。【註】糾,收也。

又【後漢·荀彧傳】收離糾散。【註】糾,合也。

又【玉篇】告也。【廣韻】督也,參也,急也,戾也。

又【集韻】舉夭切,音矯。【詩·陳風】舒窈糾兮。【傳】窈糾,舒之姿也。

又【正韻】舉有切,音九。義同。

又【韻補】叶居由切,結也。【嵆康·琴賦】瀄汨澎湃,䖤蟺相糾。放肆大川,濟乎中州。 【正字通】俗從斗作紏,非。○按《說文》糾在丩部,今倂入。

【漢典】
【卷三】【丩】

↳糾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𧺯”字头,请参考“糾”字:)
【卷三】【丩】
《說文解字》

繩三合也。从糸丩。居黝切文三

《說文解字注》

(糾)繩三合也。糸部曰。紉、單繩也。劉表易章句曰。㒳股曰纆。按李善引字林。糾、㒳合繩。纆、三合繩。與許不合。糸部綸下曰。糾青絲繩也。凡交合之謂之糾。引伸爲糾合諸矦之糾。又爲糾責之糾。从糸丩。丩亦聲。丩亦二字今補。居黝切。三部。詩音義引說文己小反。音之轉也。岀音隱。按丩之屬二字不入茻糸部者、說與句部同。

【漢典】

𧺯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异体字
糾
﨣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部首
    1. 䟒
    2. 赳
    3. 趝
    4. 䞷
    5. 䞥
    6. 䞪
    7. 趫
    8. 赶
    9. 趇
    10. 䞠
    11. 趗
    12. 䞽
同笔画
    1. 䅀
    2. 菏
    3. 脫
    4. 紽
    5. 渏
    6. 㨈
    7. 済
    8. 㻋
    9. 阐
    10. 貨
    11. 谹
    12. 䟚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