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部首

异体字

部首 言

部外 8

总笔画 15

謚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B U+27A26

左右结构

411125135125221

五笔

仓颉

郑码

ywgl

yrcmt

soal

部首 言 部外 8总笔画 15

扩展B 27A26笔顺 411125135125221

𧨦 基本解释

● 𧨦


  1. 同“谥”。
【漢典】
【酉集上】【言】 𧨦·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8

𧨦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 𧨦·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8

【類篇】同諡,省文。

【漢典】
【卷三】【言】

↳謚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𧨦”字头,请参考“謚”字:)
【卷三】【言】
《說文解字》

笑皃。从言益聲。伊昔切。又,呼狄切

《說文解字注》

(謚)行之迹也。周書謚法解、檀弓樂記表記注皆云:謚者,行之迹也。謚、迹曡韵。从言益聲。按各本作從言兮皿闕,此後人妄改也。攷玄應書引說文:謚,行之迹也。從言益聲。五經文字曰:謚,說文也。𧨦,字林也。字林以謚爲𥬇聲,音呼益反。廣韵曰:諡,說文作謚。六書故曰:唐本說文無諡,但有謚,行之迹也。據此四者,說文從言益無疑矣。自呂忱改爲𧨦,唐宋之閒又或改爲諡,遂有改說文而依字林,羼入謚笑皃於部末者。然唐開成石經、宋一代書版皆作謚不作諡,知徐鉉之書不能易天下是非之公也。近宗說文者,不能攷知說文之舊,如汲古閣刊經典依宋作謚矣,而覆改爲諡,可歎也。今正諡爲謚,而刪部末之謚𥬇皃,學者可以撥雲霧而覩青天矣。神至切。古音在十六部。

【漢典】

𧨦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异体字
謚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部首
    1. 讂
    2. 謰
    3. 謲
    4. 訽
    5. 誤
    6. 謹
    7. 䛻
    8. 譶
    9. 䛡
    10. 䛩
    11. 詨
    12. 譜
同笔画
    1. 㒕
    2. 鋄
    3. 犙
    4. 䈡
    5. 颚
    6. 䫆
    7. 㔊
    8. 㷯
    9. 緱
    10. 澜
    11. 蕮
    12. 缬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