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部首

异体字

部首 禾

部外 9

总笔画 14

廩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B U+2580C

上中下结构

34125221531234

五笔

仓颉

郑码

wsnt

omwd

odym

部首 禾 部外 9总笔画 14

扩展B 2580C笔顺 34125221531234

𥠌 基本解释

● 𥠌


  1. 同“廪”。
【漢典】
【午集下】【禾】 𥠌·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9

𥠌 《康熙字典》

【午集下】【禾】 𥠌·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9

【字彙補】與廩同。註詳广部十三畫。

【漢典】
【卷五】【㐭】

↳㐭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𥠌”字头,请参考“㐭”字:)
【卷五】【㐭】
《說文解字》

穀所振入。宗廟粢盛,倉黃㐭而取之,故謂之㐭。从入,回象屋形,中有戶牖。凡㐭之屬皆从㐭。廩,㐭或从广从禾。力甚切

《說文解字注》

(㐭)穀所振入也。穀者,百榖緫名。中庸注曰:振,猶收也。手部曰:振,舉也。周禮注曰:米藏曰廩。宗廟秶盛,秶,各本作粢,今正。粢,稻餠之或字也。秶者,稷之或字也。甸師以共齍盛,鄭注齍作秶,云秶,稷也。榖者稷爲長,是以名云。在器曰盛。按小宗伯注云:齍讀爲秶。六秶謂六榖,黍稷稻粱麥苽。是則六榖稷爲長,故單舉秶也。許於皿部曰:齍,黍稷器也。盛,黍稷在器中也。字依周禮。此作秶盛者,齍、秶古今字。禮記多用秶盛,故許從之,與鄭同也。蒼黃㐭而取之,故謂之㐭。蒼舊作倉,今正。㐭而取之之㐭,當作癛。癛癛,寒也。凡戒愼曰癛癛,亦作懍懍,漢書通作廩廩。許云:癛而取之。故謂之㐭,癛㐭㬪韵。如上文蒼黃取而藏,故謂之倉,藏、倉㬪韵也。上文云榖所振入也者,周禮所謂廩人掌九榖之數,以待國之匪頒、賙賜、稍食也。此云宗廟秶盛,蒼黃癛而取之者,榖梁傳所謂甸粟而內之三宫,三宫米而藏之御廩,周禮所謂廩人大祭祀則共其接盛,舉其重者以釋㐭之音義也。鄭云大祭祀之榖,藉田之收藏於神倉者也,不以給小用。釋言:廩,廯也。臧氏鏞堂曰:廯,古本當作鮮。舍人云:廩,少鮮也。公羊羣公廩注云:連新於上財令半相連耳。襄卄三年所傳聞注亦云:廩廩近升平。皆廩,鮮也之義。玉裁按:此與漢書廩廩庶幾,賈誼爲此廩廩,皆癛癛之假借也。从入,榖所入,故从入。从回,回之訓轉也。而此从回之意則如下所云。象屋形,謂外囗。舍下云:囗,象築。此云象屋者,屋在上者也。㐭之戸牖多在屋。中有戸牖。謂內□。小徐曰:戸牖以防蒸熱也。力甚切。七部。凡㐭之屬皆从㐭。

(廩)㐭或从广稟。會意也。稟亦聲。

【漢典】

𥠌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异体字
廩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部首
    1. 穀
    2. 稫
    3. 穠
    4. 䅡
    5. 䅖
    6. 穌
    7. 秷
    8. 穢
    9. 䅈
    10. 秔
    11. 积
    12. 穗
同笔画
    1. 摹
    2. 豩
    3. 㥸
    4. 熒
    5. 䍌
    6. 銕
    7. 賏
    8. 蔰
    9. 髦
    10. 僧
    11. 蜡
    12. 漙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