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部首

异体字

部首 廾

部外 5

总笔画 8

承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B U+2233C

上下结构

52534132

五笔

仓颉

郑码

biaj

net

xke

部首 廾 部外 5总笔画 8

扩展B 2233C笔顺 52534132

𢌼 基本解释

● 𢌼


  1. 同“承”。
【漢典】
【寅集下】【廾】 𢌼·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5

𢌼 《康熙字典》

【寅集下】【廾】 𢌼·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5

【集韻】同承。

【漢典】
【卷十二】【手】

↳承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𢌼”字头,请参考“承”字:)
【卷十二】【手】
《說文解字》

奉也。受也。从手从卪从𠬞。署陵切〖注〗臣鉉等曰:謹節其事,承奉之義也,故从卪。〖注〗𢪐,俗字。

《說文解字注》

(承)奉也。受也。𠬞部曰:奉者,承也。是二篆爲轉注也。𠬪部曰:受者,相付也。凡言承受、承順、承繼,又魯頌傳曰承止也皆奉之訓也。凡言或承之羞,承之以劎皆相付之訓也。左傳曰:蔡大夫恐昭矦之又遷也,承。此叚承爲𠬞也。从手卪。合三字會意。署陵切。六部。

【漢典】

𢌼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异体字
承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部首
    1. 㢢
    2. 弃
    3. 廾
    4. 弅
    5. 弇
    6. 弉
    7. 弁
    8. 异
    9. 弈
    10. 廿
    11. 开
    12. 㢡
同笔画
    1. 䇃
    2. 昛
    3. 钕
    4. 祎
    5. 矤
    6. 咐
    7. 坵
    8. 亟
    9. 炐
    10. 䏙
    11. 龪
    12. 奈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