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未收录“𡭒”字头,请参考“治”字:)
《說文解字》
水。出東萊曲城陽丘山,南入海。从水台聲。直之切〖注〗乿,古文。
《說文解字注》
(治)治水。出東萊曲城陽丘山,南入海。城當作成,字之誤也。東萊郡曲成,二志同。今山東萊州府掖縣東北六十里有曲成故城。前志曲成下曰:陽丘山,治水所出。南至沂入海。按沂字疑誤。一本作至臨沂,尤誤。當作計斤二字。今掖縣東南三十里有陽邱山,亦名馬鞍山。今治水名小沽河,自掖縣馬鞍山南流至平度州東南,與出登州府黃縣之大沽河合流,逕卽墨,至膠州之麻灣口入海。一統志曰:左傳昭二十年:姑尤以西。杜注:姑水、尤水皆在城陽郡,東南入海,齊乘。姑卽大沽河,尤卽小沽河。玉裁謂:尤古音讀如貽,與治同在第一部。齊乘之言可信也。从水台聲。直之切。一部。按今字訓理,葢由借治爲理。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