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yīn

ㄧㄣ

部首 囗

部外 3

总笔画 6

因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B U+211AC

全包围结构

251211

五笔

lad

拼音 yīn

注音 ㄧㄣ

部首 囗 部外 3总笔画 6

扩展B 211AC笔顺 251211

𡆬 基本解释

● 𡆬

yīn ㄧㄣ


  1. “因”的异体字。《金石文字辨異》中有“漢《尹宙碑》‘𡆬以為氏’。按𡆬即因。北齊《姜纂造像記》‘𡆬藉報遠’。唐《醴泉銘》‘事貴𡆬循’‘𡆬而以杖導之’”
【漢典】
【丑集上】【囗】 因·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3

↳因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𡆬”字头,请参考“因”字。)
【丑集上】【囗】 因·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3

〔古文〕𤇀【唐韻】於眞切【集韻】【韻會】【正韻】伊眞切,𠀤音姻。【說文】从囗大。會意。【徐鍇曰】能大者,衆圍就之也。

又仍也,襲也。【論語】殷因於夏禮。【孟子】爲高必因丘陵,爲下必因川澤。【書·堯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註】析而又析也。【禮·禮器】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因吉土以享帝于郊。

又依也。【論語】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又托也。【孟子】時子因𨻰子而以告孟子。

又由也。【鄒陽·上梁王書】夜光之璧,以暗投人於道,莫不按劒相眄者,無因至前也。

又緣也。【傳燈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因,今生作者是。

又姓。【左傳·定二年】遂人四族,有因氏。【正字通】明有因禮、因絅。

又【六書正譌】借爲昏姻之姻,言女有所因。

又叶烏前切,音烟。【陸雲·贈顧尚書詩】殊音合奏,曲異響連。絕我懽條,統我思因。 【集韻】或作㧢。

 

【漢典】
【卷六】【囗】

↳因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𡆬”字头,请参考“因”字:)
【卷六】【囗】
《說文解字》

就也。从囗大。於眞切〖注〗徐鍇曰:“《左傳》曰:植有禮,因重固。能大者,眾圍就之。”

《說文解字注》

(因)就也。就下曰:就,高也。爲高必因丘陵,爲大必就基阯,故因從囗大,就其區域而擴充之也。中庸曰: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左傳曰:植有禮,因重固。人部曰:仍,因也。論語:因不失其親。謂所就者不失其親。从囗大。於眞切。十二部。

【漢典】

𡆬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CHN
TPE
异体字
因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愔(yin1)
    2. 欭(yin1)
    3. 駰(yin1)
    4. 姻(yin1)
    5. 因(yin1)
    6. 裀(yin1)
    7. 鞇(yin1)
    8. 諲(yin1)
    9. 筃(yin1)
    10. 侌(yin1)
    11. 濦(yin1)
    12. 婣(yin1)
同部首
    1. 園
    2. 圉
    3. 囲
    4. 囗
    5. 囜
    6. 圄
    7. 图
    8. 圚
    9. 国
    10. 囟
    11. 圂
    12. 㘟
同笔画
    1. 汢
    2. 氼
    3. 圩
    4. 䏌
    5. 军
    6. 壮
    7. 忚
    8. 伨
    9. 兆
    10. 会
    11. 圭
    12. 屺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