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部首

异体字

部首 口

部外 8

总笔画 11

啎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B U+20D66

左右结构

12512513112

五笔

仓颉

郑码

gktf

mroj

bime

部首 口 部外 8总笔画 11

扩展B 20D66笔顺 12512513112

𠵦 基本解释

● 𠵦


  1. 同“啎”。
【漢典】
【丑集上】【口】 啎·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8

↳啎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𠵦”字头,请参考“啎”字。)
【丑集上】【口】 啎·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8

【唐韻】【集韻】【正韻】𠀤五故切,音誤。【說文】逆也。【玉篇】相觸也。與忤同。【集韻】或作午蘁。

又【正韻】逢也。【楚辭·九章】重華不可啎兮。

【漢典】
【卷十四】【午】

↳啎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𠵦”字头,请参考“啎”字:)
【卷十四】【午】
《說文解字》

逆也。从午吾聲。五故切文二

《說文解字注》

(啎)屰也。屰,各本作逆,今正。逆,迎也。屰,不順也。今則逆行而屰廢矣。相迎者必相屰,古亦通用逆爲屰。攷儀禮之梧受,爾雅、釋名之梧丘,太史公書之魁梧、枝梧,漢書之抵梧,皆是啎之譌字。啎,屰也,迎也,遻也。不識啎字,乃多妄改。管子七臣七主篇:事無常而法令申,不𠵦,則失國勢。戰國策有樓𠵦。吕覽明理篇:亂世之民長短頡𠵦百疾。高注:𠵦,迎也。字皆左吾右午,啎之或體也。姚宏云:字書無之。過矣。从午吾聲。五故切。五部。

【漢典】

𠵦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异体字
啎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部首
    1. 呗
    2. 啐
    3. 嗪
    4. 嗮
    5. 唭
    6. 啽
    7. 呏
    8. 咶
    9. 噒
    10. 嘐
    11. 咞
    12. 咑
同笔画
    1. 馅
    2. 桶
    3. 䇟
    4. 殐
    5. 隋
    6. 徜
    7. 啹
    8. 䍫
    9. 㒮
    10. 䂪
    11. 偮
    12. 堉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