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𩉲【唐韻】工戸切【集韻】【韻會】果五切【正韻】公土切,
𠀤音古。革音之器。伊耆氏造鼓。【說文】鼓,郭也。春分之音,萬物郭皮甲而出,故謂之鼓。【徐鍇曰】郭者,覆冒之意。【玉篇】瓦爲椌,革爲面,可以擊也。樂書,鼓所以檢樂,爲羣音長。【周禮·地官·鼓人】掌敎六鼓。【註】六鼓:靁鼓八面,靈鼓六面,路鼓四面,鼖鼓,皋鼓,晉鼓,皆兩面。
又夏后氏足鼓,置鼓於趺上,謂之節鼓。殷楹鼓,以柱貫中,上出而樹之也。周縣鼓,植簨虡而縣之也。
又星名。【爾雅·釋天】河鼓謂之牽牛。【郭註】荆楚人呼牽牛爲擔鼓。擔者,荷也。
又【前漢·五行志】天水冀南山大石鳴,曰石鼓,鳴則有兵。
又國名。春秋鼓國,白狄別種。【左傳·昭二十三年】晉襲鼓,滅之。【後漢·郡國志】鉅鹿下曲陽有鼓聚,故翟鼓子國。
又量名。【禮·曲禮】獻米者操量鼓。【廣雅】斛謂之鼓。【荀子·富國篇】瓜桃棗李,一本數以盆鼓。【註】鼓,量也。謂數度以盆量也。
又【後漢·東夷傳】扶餘國,正月,國中連日大會飮樂,名曰迎鼓。 【集韻】俗作皷,非是。
郭也。春分之音,萬物郭皮甲而出,故謂之鼓。从壴,支象其手擊之也。《周禮》六鼓:靁鼓八面,靈鼓六面,路鼓四面,鼖鼓、臯鼓、晉鼓皆兩面。凡鼓之屬皆从鼓。𪔐,籒文鼓从古聲。工戶切〖注〗徐鍇曰:“郭者,覆冒之意。”
(鼓)郭也。城
𩫖字俗作郭。凡外障內曰郭,自內盛滿出外亦曰郭。郭、廓正俗字。
𡔷、郭㬪韵。春分之音,萬物郭皮甲而出,故曰
𡔷。風俗通全用此說。从壴,
𡔷必有
𧇽也。从屮又。屮象
𠂹飾
𧇽又象其手擊之也。各本篆文作鼓,此十四字作:从支,支象其手擊之也。今正。弓部弢下云:从弓,从屮又,屮垂飾。與
𡔷同意,則
𡔷之从屮憭然矣。弢、
𡔷皆从屮以象飾,一象弓衣之飾,一象
𡔷
𧇽之飾也。皆从又,一象手執之,一象手擊之也。夢英所書,郭氏佩觿皆作䵽。是也。凡作
𡔷,作皷,作鼔者,皆誤也。从屮从又,非从
𠬢滑之
𠬢。後人譌
𠛹。弓衣之飾如紛綬是也,
𡔷
𧇽之飾如崇牙樹羽是也。工戶切。五部。周禮六
𡔷:靁
𡔷八面,靈
𡔷六面,路
𡔷四面,鼖
𡔷、臯
𡔷、晉
𡔷皆㒳面。六
𡔷見周禮
𡔷人。六面、四面、㒳面,鄭與此同。凡
𡔷之屬皆从
𡔷。
(
𪔐)籒文
𡔷,从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