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异体字

jié

ㄐㄧㄝˊ

部首 魚

部外 6

总笔画 17

简体 鲒

鲒 𩷻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9B9A

左右结构

35251214444121251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qofk

nfgr

rbj

24361

拼音 jié

注音 ㄐㄧㄝˊ

部首 魚 部外 6总笔画 17

基本区 9B9A笔顺 35251214444121251

鮚 基本解释

● 鮚

jié ㄐㄧㄝˊ


  1. 蚌。

英语 clam; oyster

德语 Muschel (S, Bio)

法语 Palourde

【漢典】

鮚 國語辭典

鮚ㄐㄧㄝˊjié
名
  1. 一種腹中有小蟹寄居的蚌。《說文解字·魚部》:「鮚,蚌也。」清·段玉裁·注:「《地理志》:『會稽鄞縣有鮚埼亭。』師古曰:『鮚,蚌也。長一寸,廣二分,有一小蟹在其腹中。埼,曲岸也,其中多鮚,故以名亭。』」

【漢典】
【亥集中】【魚】 鮚·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6

鮚 《康熙字典》

【亥集中】【魚】 鮚·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6

【唐韻】巨乙切【集韻】極乙切,𠀤音姞。【說文】蚌也。漢律:會稽郡獻鮚醬。【類篇】𩶁鮚,大蛤。

又【集韻】吉屑切,音結。【前漢·地理志】會稽郡鄞縣有鮚埼亭。【註】師古曰:鮚,音結,蚌也。長一寸,廣二分,有一小蟹在其腹中。

又【集韻】其吉切,音佶。義同。

又【集韻】丘八切,音劼。【玉篇】魚也。【類篇】與𩷻同。

【漢典】
【卷十一】【魚】

鮚 《说文解字》

【卷十一】【魚】
《說文解字》

蚌也。从魚吉聲。漢律:會稽郡獻鮚𤖕。巨乙切

《說文解字注》

(鮚)蚌也。地理志。會稽鄞縣有鮚埼亭。師古曰。鮚、蚌也。長一寸。廣二分。有一小蟹在其腹中。埼、曲岸也。其中多鮚。故以名亭。按此名瑣鮚。瑣者、小也。鮚之小者。江賦。瑣蛣腹蟹。注引南越志曰。瑣蛣長寸餘。大者長二三寸。腹中有蟹子。如榆莢。合體共生。皆爲蛣取食。从魚。吉聲。巨乙切。十二部。文選字作蛣。漢律。會稽郡獻鮚𤖕二斗。二斗二字依廣韵補。廣韵斗誤升。小徐本作三斗。

【漢典】

鮚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ɕiɛ˧˥ 日语读音 HAMAGURI韩语罗马 KIL

粤语 git3

近代音 中古音 群母 質韻 入聲 姞小韻 巨乙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屑部 ;王力系统:羣母 質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鮚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鮚」 說文‧魚部「鮚」「鲒」 「鮚」
說文小篆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鲒
𩷻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㠍(jie2)
    2. 偼(jie2)
    3. 詰(jie2)
    4. 䟌(jie2)
    5. 蠞(jie2)
    6. 巀(jie2)
    7. 蛣(jie2)
    8. 鍻(jie2)
    9. 竭(jie2)
    10. 䥛(jie2)
    11. 䀷(jie2)
    12. 嶻(jie2)
同部首
    1. 鱃
    2. 鮙
    3. 䲐
    4. 魷
    5. 魱
    6. 鮨
    7. 鮞
    8. 鰹
    9. 鯹
    10. 䰲
    11. 鯝
    12. 䱁
同笔画
    1. 醟
    2. 螮
    3. 濮
    4. 䬎
    5. 㿊
    6. 䢯
    7. 縼
    8. 㵶
    9. 䳑
    10. 䄡
    11. 㵺
    12. 鍞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