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tīng

ㄊㄧㄥ

部首 革

部外 7

总笔画 16

綎 䩠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9793

左右结构

1221251122511121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afkg

tjrmg

eejc

46514

拼音 tīng

注音 ㄊㄧㄥ

部首 革 部外 7总笔画 16

基本区 9793笔顺 1221251122511121

鞓 基本解释

● 鞓

tīng ㄊㄧㄥˉ


  1. 皮腰带:“金鱼公子夹衫长,密装腰~割玉方。”
【漢典】

鞓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鞓 tīng

名

(1) 腰带的带身 [belt]。

(2) 如:鞓带(皮带)

(3) 泛指腰带[waistband;belt]

足登朱丝履,腰系白玉鞓。——《儿女英雄传》

(4) 泛指带子 [belt;girdle]

红尘梦从此斩青萍,玄猿性早已锁黄鞓。——明·佚名《节孝记》

(5) [人和物体的] 杆状部分 [leg]

我将他香棹轻推椅鞓摇。——元·佚名《野猿听经》

【漢典】

鞓 國語辭典

鞓ㄊㄧㄥtīng
名
  1. 皮帶。唐·杜牧〈分司東都寓居履道叨承川尹劉侍郎大夫恩知上四十韻〉:「脛細摧新履,腰羸減舊鞓。」《宋史·卷一五三·輿服志五》:「詔中書舍人、諫議大夫、待制、殿中少監許繫紅鞓犀帶,不佩魚。」

【漢典】
【戌集中】【革】 鞓·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7

鞓 《康熙字典》

【戌集中】【革】 鞓·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7

【玉篇】同䩠。

【漢典】
【卷十三】【糸】

↳綎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鞓”字头,请参考“綎”字:)
【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系綬也。从糸廷聲。他丁切

《說文解字注》

(綎)系綬也。系當作絲。廣韵曰。絲綬、帶綎。玉篇曰。絲綎、綬也。按此綬葢綬之類而巳。非印綬之綬。从糸。廷聲。他丁切。十一部。

【漢典】

鞓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ʰiŋ˥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鞓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綎
䩠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聴(ting1)
    2. 厛(ting1)
    3. 䋼(ting1)
    4. 廰(ting1)
    5. 聽(ting1)
    6. 廳(ting1)
    7. 汀(ting1)
    8. 聼(ting1)
    9. 𠄚(ting1)
    10. 厅(ting1)
    11. 渟(ting1)
    12. 桯(ting1)
同部首
    1. 靰
    2. 鞚
    3. 鞇
    4. 䩓
    5. 䩣
    6. 䩺
    7. 鞒
    8. 䪌
    9. 鞟
    10. 鞦
    11. 䪂
    12. 鞫
同笔画
    1. 璣
    2. 瞔
    3. 薦
    4. 𠆔
    5. 辦
    6. 𠓇
    7. 錊
    8. 䛺
    9. 縣
    10. 薆
    11. 錇
    12. 䱉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