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sè

ㄙㄜˋ

部首 王

部外 13

总笔画 17

㻭 琗 𤪴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74B1

左右结构

1121112111214543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gggt

mgmgh

ccwm

11134

拼音 sè

注音 ㄙㄜˋ

部首 王 部外 13总笔画 17

基本区 74B1笔顺 11211121112145434

璱 基本解释

● 璱

sè ㄙㄜˋ


  1. (玉)鲜艳光洁的样子。
【漢典】

璱 國語辭典

璱ㄙㄜˋsè
形
  1. 形容玉的橫紋像琴弦一樣。《說文解字·玉部》:「璱,玉英華相帶如瑟弦。」

【漢典】
【午集上】【玉】 璱·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3

璱 《康熙字典》

【午集上】【玉】 璱·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3

【唐韻】所櫛切【集韻】【韻會】【正韻】色櫛切,𠀤音瑟。【說文】玉英華相,帶如瑟弦。詩曰:璱彼玉瓚。◎按《詩·大雅》今本作瑟。

又【玉篇】淸淨鮮潔也。【廣韻】玉鮮潔貌。

又【韻會】一曰璱璱,碧珠也。通作瑟瑟。 【類篇】亦作㻭。

【漢典】
【卷一】【玉】

璱 《说文解字》

【卷一】【玉】
《說文解字》

玉英華相帶如瑟弦。从玉瑟聲。《詩》曰:“瑟彼玉瓚。”所櫛切

《說文解字注》

(璱)玉英華相帶如瑟弦也。左思吳都賦。符采彪炳。劉逵注曰。符采、玉之橫文也。郭璞引王子靈符應曰。赤如雞冠。黃如蒸栗。白如割肪。黑如純漆。玉之符采也。璱瑟曡韻。从王。瑟聲。所櫛切。十二部。詩曰。璱彼玉瓚。詩大雅作瑟。箋云。瑟、絜鮮貌。孔子曰。璠與、近而視之瑟若也。韻會引作瑟。彼則引詩爲發明从瑟意。

【漢典】

璱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sɤ˥˧ 日语读音 AZAYAKA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sit7 [客英字典] sit7 [海陆腔] sit7粤语 sat1

近代音 中古音 審生母 櫛韻 入聲 瑟小韻 所櫛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心母 屑部 ;王力系统:山母 質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璱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璱」 說文‧玉部「璱」
說文小篆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㻭
琗
𤪴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渋(se4)
    2. 塞(se4)
    3. 歮(se4)
    4. 铯(se4)
    5. 琗(se4)
    6. 嗇(se4)
    7. 飋(se4)
    8. 涩(se4)
    9. 摵(se4)
    10. 㽇(se4)
    11. 㻭(se4)
    12. 歰(se4)
同部首
    1. 瓗
    2. 㻖
    3. 瓃
    4. 玣
    5. 珓
    6. 珌
    7. 琢
    8. 璶
    9. 瑢
    10. 琢
    11. 玬
    12. 瑣
同笔画
    1. 䌓
    2. 鄻
    3. 貘
    4. 斁
    5. 簅
    6. 窾
    7. 鵄
    8. 凟
    9. 濵
    10. 䣖
    11. 縹
    12. 镩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