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bào

ㄅㄠˋ

部首 牜

部外 15

总笔画 19

𤜈 𤜌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72A6

左右结构

312125111221342413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trji|cjai

hqate

mbok

26599

拼音 bào

注音 ㄅㄠˋ

部首 牜 部外 15总笔画 19

基本区 72A6笔顺 3121251112213424134

犦 基本解释

● 犦

bào ㄅㄠˋ


  1. 犎牛,一种颈背部隆起的野牛。
【漢典】

犦 國語辭典

犦ㄅㄠˋbào
名
  1. 動物名。即犎牛。背脊上有肉隆起如橐駝,據說可健行三百餘里而不須休息。《爾雅·釋畜》:「犦牛。」晉·郭璞·注:「即犎牛也。領上肉犦胅起高二尺許,狀如橐駝,肉鞍一邊。健行者,日三百餘里。」

【漢典】
【巳集下】【牛】 犦·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5

犦 《康熙字典》

【巳集下】【牛】 犦·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5

【廣韻】蒲角切【集韻】【正韻】弼角切,𠀤音雹。【玉篇】犎牛。【韻會】緯略云:此獸抵觸百獸,無敢當者,故金吾刻犦牛於槊首。【正韻】亦作𤜌。

又【廣韻】博沃切【集韻】逋沃切,𠀤音襮。

又【集韻】逋玉切,音䪁。

又【集韻】【類篇】𠀤伯各切,音博。

又【韻會】巴校切,音豹。義𠀤同。

【漢典】

犦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pɑu˥˧

粤语 bok6

近代音 中古音 幫母 沃韻 入聲 襮小韻 博沃切 一等 合口;並母 覺韻 入聲 雹小韻 蒲角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幫母 沃部 ;王力系统:幫母 藥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犦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𤜈
𤜌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犳(bao4)
    2. 曓(bao4)
    3. 忁(bao4)
    4. 曝(bao4)
    5. 虣(bao4)
    6. 豹(bao4)
    7. 怉(bao4)
    8. 瀑(bao4)
    9. 㫧(bao4)
    10. 鑤(bao4)
    11. 鲍(bao4)
    12. 刨(bao4)
同部首
    1. 犊
    2. 牼
    3. 牺
    4. 牤
    5. 牿
    6. 牨
    7. 牲
    8. 犞
    9. 犑
    10. 牷
    11. 牣
    12. 犪
同笔画
    1. 瓅
    2. 㸉
    3. 證
    4. 镽
    5. 爊
    6. 犤
    7. 𠑃
    8. 爅
    9. 劖
    10. 㠡
    11. 䊫
    12. 蘢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