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部首

异体字

部首 氵

部外 4

总笔画 7

流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A U+3CC5

左右结构

441132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igiy|idhy

emf

vgi

31190

部首 氵 部外 4总笔画 7

扩展A 3CC5笔顺 4411324

㳅 基本解释

● 㳅


  1. 同“流”。

英语 (ancient form of 流) to flow, to drift, to circulate, a current, to descend, unstable; weak

【漢典】
【巳集上】【水】 㳅·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4

㳅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 㳅·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4

【玉篇】古文流字。【荀子·王制篇】其㳅長矣。餘詳六畫。

【漢典】
【卷十一】【沝】

↳𣹭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㳅”字头,请参考“𣹭”字:)
【卷十一】【沝】
《說文解字》

水行也。从沝㐬。㐬,突忽也。

流,篆文从水。力求切〖注〗𣻤。

《說文解字注》

(𣹭) 水行也。从沝㐬。 會意。力求切。三部。 㐬,突忽也。 㐬之本義謂不順忽出也。引申爲突忽,故流从之。

(流) 篆文从水。 流爲小篆,則𣹳爲古文、籒文可知。此亦二上之例也。或問曰:何不以流涉入水部,而附𣹳𣻣爲重文乎。曰:如是,則沝無所附。沝不附水部之末而爲部首者,以配屾部也。

【漢典】

㳅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异体字
流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筊(jiao3)
    2. 灚(jiao3)
    3. 纐(jiao3)
    4. 䠛(jiao3)
    5. 笅(jiao3)
    6. 龣(jiao3)
    7. 燞(jiao3)
    8. 䁶(jiao3)
    9. 繳(jiao3)
    10. 矯(jiao3)
    11. 湫(jiao3)
    12. 撟(jiao3)
    13. 留(liu2)
    14. 蒥(liu2)
    15. 骝(liu2)
    16. 䰘(liu2)
    17. 飅(liu2)
    18. 鶹(liu2)
    19. 瑠(liu2)
    20. 裗(liu2)
    21. 䋷(liu2)
    22. 瀏(liu2)
    23. 鰡(liu2)
    24. 畱(liu2)
同部首
    1. 涼
    2. 濻
    3. 瀟
    4. 㵍
    5. 滏
    6. 㳣
    7. 滱
    8. 濼
    9. 淺
    10. 㴉
    11. 濗
    12. 灡
同笔画
    1. 肙
    2. 忬
    3. 芭
    4. 𠅊
    5. 𠖾
    6. 玛
    7. 㕲
    8. 佄
    9. 宋
    10. 犼
    11. 弃
    12. 㕇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