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yuè

ㄩㄝˋ

部首 木

部外 18

总笔画 22

𣟿 櫟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A U+3C1B

左右结构

123412232511554554123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saxs|sars

dtvd

fezf

44994

拼音 yuè

注音 ㄩㄝˋ

部首 木 部外 18总笔画 22

扩展A 3C1B笔顺 1234122325115545541234

㰛 基本解释

● 㰛


  1. 同“栎”。

● 㰛

yuè ㄩㄝˋ


  1. 〔~阳〕地名。

英语 name of a county

【漢典】
【辰集中】【木】 㰛·康熙筆画:23 ·部外筆画:19

㰛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 㰛·康熙筆画:23 ·部外筆画:19

【類篇】弋灼切,音藥。木名。 【字彙】與櫟同。㰛陽,縣名。

【漢典】
【卷六】【木】

↳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㰛”字头,请参考“櫟”字:)
【卷六】【木】
《說文解字》

木也。从木樂聲。郎擊切

《說文解字注》

(櫟)櫟木也。秦風隰有苞櫟傳曰。櫟木也。陸機曰。苞櫟、秦人謂柞櫟爲櫟。河內人謂木蓼爲櫟。椒榝之屬。其子房生爲梂。木蓼子亦房生。故說者或曰柞櫟。或曰木蓼。機以爲此秦詩也。宜從其方土之言。作櫟是也。按陸意謂秦詩當是柞櫟。今觀許櫟梂二篆連屬。正與陸所云木蓼子房生爲梂者合。然則許意謂木蓼也。艸部云。草𣁬、櫟實也。一曰様𣁬。木部栩下云。柔也。其草一曰様。此則謂草𣁬爲櫟實。正陸所謂秦人謂柞櫟爲櫟。又云。栩今柞櫟也。草下櫟實字非木部之櫟。許意栩柔、様草爲一物。是名柞櫟。亦名櫟。而非柞也。亦非子梂生之櫟也。柞與棫爲類。櫟似椒榝。鄭箋大雅云。柞櫟也。則以柞與柞櫟合爲一耳。從木。樂聲。郎擊切。古音在二部。

【漢典】

㰛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异体字
𣟿
櫟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鉞(yue4)
    2. 爚(yue4)
    3. 䆢(yue4)
    4. 㹊(yue4)
    5. 䢁(yue4)
    6. 妜(yue4)
    7. 楽(yue4)
    8. 蚎(yue4)
    9. 瀹(yue4)
    10. 䖃(yue4)
    11. 䎳(yue4)
    12. 說(yue4)
同部首
    1. 橷
    2. 橓
    3. 杠
    4. 栽
    5. 柲
    6. 橍
    7. 梓
    8. 㯾
    9. 杬
    10. 㯤
    11. 櫥
    12. 梲
同笔画
    1. 𠁻
    2. 蠴
    3. 䰎
    4. 氍
    5. 欇
    6. 攦
    7. 䵏
    8. 躖
    9. 蠨
    10. 竉
    11. 鷕
    12. 讄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