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qí

ㄑㄧˊ

部首 山

部外 5

总笔画 8

岸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A U+37C1

左右结构

25213112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mdfh

ummj

llae

21741

拼音 qí

注音 ㄑㄧˊ

部首 山 部外 5总笔画 8

扩展A 37C1笔顺 25213112

㟁 基本解释

● 㟁

àn ㄢˋ


  1. 同“岸”。

英语 (a variant of 岸) shore; bank; beach; coast

【漢典】
【寅集中】【山】 岸·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5

↳岸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㟁”字头,请参考“岸”字。)
【寅集中】【山】 岸·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5

【唐韻】五旰切【集韻】魚旰切【韻會】疑旰切【正韻】魚幹切,𠀤音犴。【說文】水厓而高者。【爾雅·釋地】望厓洒而高岸。【註】厓峻而水深曰岸。【詩·衞風】淇則有岸。【小雅】高岸爲谷。

又階也。【張衡·西京賦】襄岸夷塗。【註】襄,高也。岸,殿階也。

又魁岸,雄傑也。【前漢·江充傳】爲人魁岸。【註】岸者,有廉稜如崖岸形。【唐書·宦者傳】仇士良以李石稜稜有風岸深忌之。

又道岸。【詩·大雅】誕先登于岸。【註】道之極至處也。

又露額曰岸。【後漢·馬援傳】帝岸幘見援。

又獄名。【詩·小雅】宜岸宜獄。【註】鄕亭之繫曰岸,朝廷曰獄。韓詩作犴。

【漢典】
【卷九】【屵】

↳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㟁”字头,请参考“岸”字:)
【卷九】【屵】
《說文解字》

水厓而高者。从屵干聲。五旰切

《說文解字注》

(岸)水厓洒而高者。各本無洒字。今依爾雅補。釋丘曰。望厓洒而高岸。夷上洒下不漘。李巡曰。夷上、平上。洒下、陗下。故名漘。孫炎曰。平上陗下故名曰漘。不者、葢衍字。據李孫之釋漘、則知李孫之釋岸亦必曰陗下而高上也。陗下者、謂其體斗陗平上。高上者、謂其顚有崔嵬平坦之不同。嵬下曰。高不平也。對夷上言也。洒釋爲陗者。洒卽陖之假借。二字古音同。𨸏部曰。陖者、陗高也。陗者、陖也。凡斗立不可上曰陗。詩新臺有洒傳曰。洒、高峻也。峻同陖。郭景純昧於其義。乃釋高曰陖。陖非高之謂也。釋洒曰水深。水之深淺、何與於厓。不得冠以望厓矣。爾雅言厓、許言水厓者、申爾雅之說。別於山邊之厓也。衞風。淇則有岸。小雅。高岸爲谷。其本義也。大雅。誕先登于岸。傳曰。岸、高位也。其引伸之義也。箋云。岸、訟也。小雅小宛傳曰。岸、訟也。此皆借岸爲犴獄字也。从屵。干聲。五旰切。十四部。

【漢典】

㟁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异体字
岸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胺(an4)
    2. 㱘(an4)
    3. 䎨(an4)
    4. 咹(an4)
    5. 䮗(an4)
    6. 儑(an4)
    7. 㜝(an4)
    8. 隌(an4)
    9. 案(an4)
    10. 䬓(an4)
    11. 厈(an4)
    12. 荌(an4)
同部首
    1. 㞥
    2. 峝
    3. 峚
    4. 屻
    5. 屶
    6. 嵵
    7. 峽
    8. 㠞
    9. 崫
    10. 崣
    11. 岀
    12. 崭
同笔画
    1. 玟
    2. 𠅑
    3. 泈
    4. 呹
    5. 刱
    6. 沫
    7. 𠁫
    8. 郉
    9. 肳
    10. 炌
    11. 𠃰
    12. 陋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