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部首

异体字

部首 亻

部外 10

总笔画 12

態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A U+3477

左右结构

325425113535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wcex

oibp

nzrr

22212

部首 亻 部外 10总笔画 12

扩展A 3477笔顺 325425113535

㑷 基本解释

● 㑷

tài ㄊㄞˋ


  1. 同“態”。

英语 (same as 態) manner, bearing, behaviour, policy, attitude

【漢典】
【子集中】【人】 㑷·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10

㑷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 㑷·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10

【玉篇】他代切,同態。【說文】態或从人作㑷。

【漢典】
【卷十】【心】

↳態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㑷”字头,请参考“態”字:)
【卷十】【心】
《說文解字》

意也。从心从能。㑷,或从人。他代切〖注〗徐鍇曰:“心能其事,然後有態度也。”

《說文解字注》

(態)意態也。各本作意也,少一字,今補。意態者,有是意因有是狀,故曰意態。猶䛐者意內而言外,有是意因有是言也。意者,識也。从心能。會意。心所能必見於外也。能亦聲。一部。

(㑷)或从人。

【漢典】

㑷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態」說文‧心部 「態」武梁祠畫象題字 「㑷」
「㑷」說文或體
說文小篆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异体字
態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㥭(tai4)
    2. 䣭(tai4)
    3. 泰(tai4)
    4. 溙(tai4)
    5. 肽(tai4)
    6. 鈦(tai4)
    7. 態(tai4)
    8. 燤(tai4)
    9. 舦(tai4)
    10. 忲(tai4)
    11. 酞(tai4)
    12. 钛(tai4)
同部首
    1. 𠎊
    2. 𠊦
    3. 体
    4. 仮
    5. 𠈲
    6. 㑋
    7. 俐
    8. 𠑪
    9. 佳
    10. 𠏗
    11. 儎
    12. 僫
同笔画
    1. 䧶
    2. 惩
    3. 堨
    4. 搄
    5. 稊
    6. 锔
    7. 裁
    8. 歮
    9. 嵁
    10. 𠗲
    11. 絥
    12. 蒋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