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当前位置: 通识  >  汉文化  >  字字珠璣  > 正文

细说汉字:椓

这个“椓”读作zhuó,本为象形字。甲骨文①是一头腹朝左、背朝右、头朝上、尾朝下的豕(猪),腹部的小点是表示公猪的生殖器已被割下。②是小篆的形体,即在“豖”的左边加“木”,表示以木将生殖器枷掉。由原来的象形字变为会意兼形声的字。③是楷书的写法。

 

《说文》:“椓,击也。”许慎所说的“击”为引申义。“椓”字的本义应为“去势”,即对人施以宫刑,如《尚书•吕刑》有“劓、刵、椓、黥”等刑罚。“劓(yì)”为割鼻子;“刵(èr)”为割耳朵;“椓”为割生殖器;“黥”是在脸上刺字,也叫“墨黥”。“椓”由“宫刑”义又可以引申为“宦官”,如《诗经•大雅•召旻》:“昏椓靡共。”这是说:昏庸的宦官不慎供其职。由:“椓”又引申为“敲击”之义,如《诗经•周南•兔置》:“椓之丁丁。”大意是:打桩的响声丁丁。
 
——左民安《细说汉字》

 

扩展阅读


形声字。从木,豖(chù)声(字形2“豖”旁省笔,与“豕”相混)。本义指敲击。《说文》:“椓,击也。”《诗·周南·兔罝》:“椓之丁丁。”引申指宫刑。字亦作“斀”、“劅”。《集韵·觉韵》:“斀,《说文》:‘去阴之刑也。’或作椓,古作劅。”《书·吕刑》:“劓、刵、椓、黥。”孔颖达疏:“刵截人耳,劓截人鼻,劅椓人阴,黥割人面。……椓阴,即宫刑也。”又指宦官。《诗·大雅·召旻》:“昏椓靡共。”郑玄笺:“昏、椓皆奄人也。椓,椓毁阴者也。”(冀小军)

 

——李学勤《字源》

 


汉典:zdic.net

【加载评论 】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关于汉典
  • 版权声明
  •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179号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