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当前位置: 通识  >  汉文化  >  字字珠璣  > 正文

细说汉字:死

古人对死去的老者或战死者是很重视凭吊的。甲骨文①的左边是残骨的形 状,右边是躬身下拜的一个人。这本来就是凭吊死者之意,后即代表“死”。金 文②的左边仍为残骨,而右边的人站立起来了。小篆③大体上像金文的形体。 楷书④上左的“歹”字就是“不好”的意思,右边的“匕”是倒人之形,所谓 “歹人”就是“死人”。

 

死去的东西就不会动了,所以加以引申,对不灵活的东西也称之为“死”,如杜甫的《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手脚冻皴皮肉死。”这里的“死”并非真死,而是不灵活的意思。

 

在古代,“屍”是“尸”的繁体字。在后来简化汉字时,以“尸”代“屍”。不过在古典作品和史籍中,也往往以“死”代“尸”,如“求某死”就是“求某尸”的意思,而决非要求对某某人处死的意思

 

——左民安《细说汉字》

 

扩展阅读


会意字。甲骨文从人(或从人之跪跽形)从歺(尸骨)会意。“死”本义为生命终止。《甲骨文字诂林》:“罗振玉说,象生人拜于朽骨之旁,死之义也。”后“人”旁讹为“匕”而成“死”字。《列子·天瑞》:“死者,人之终也。”《说文》:“死,澌也,人所离也。”段玉裁注:“《方言》:‘澌,索也,尽也。’是澌为凡尽之称,人尽曰死。”死之本义甲骨文已见, 《合集》17059:“(人名)不隹 (唯)死?”(不会死吧?) 西周金文又常假“死”为“尸”,义为主持。康鼎: “王命死(尸)𤔲王家。” “死(尸)𤔲王家”意即主司王室之事。(严玉)

 

——李学勤《字源》

 

 


投稿邮箱:admin@zdic.net

汉典主站:www.zdic.net

汉典论坛:bbs.zdic.net

汉典手机站:m.zdic.net

【加载评论 】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关于汉典
  • 版权声明
  •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179号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