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当前位置: 通识  >  汉文化  >  字字珠璣  > 正文

细说汉字:午

​

“午”字就是“杵”字的本字,是个象形字。甲骨文①像两头粗圆、中间有一细腰的杵形,可以用来舂米。②是金文的形体,上端向左右伸展的部分是两个把手,供两个人使用,抬起落下便于用力。③是小篆的形体,变得不像杵的样子了。到了楷书④那就更不像杵形,它是由小篆直接变来的。

 

“午”字的本义就是“杵”。以“杵”捣“臼”才能舂出白米,所以“午”有“抵触”或“违反”之义,如:“午其军,取其将。”(《荀子•富国》)这个意义后来大都写作“忤”或“迕”。有“违反”义就不可能“顺”,所以由“不顺”又可以引申为纵横交错,如在《仪礼•特性馈食礼》中有“午割之”一句话,这个“午割”,不是“在中午割”,而是纵横交错地割。

 

当“午”字被借用为地支的第七位以后,那么它当“杵”用的本义又该怎么办呢?就在其左增加一个木字旁,形成了左形(木)右声(午)的形声字“杵”。自此以后“午”、“杵”有了明确的分工。

 

“锄禾日当午”的“午”字,就是指“中午”。古人用地支计时,所谓“半夜子时,正晌午时”,后者即中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

 

“午”字是个部首字。在汉字中,凡由“午”所组成的字大都与“违反”或“抵触”义有关,如“啎”字等。

 

——左民安《细说汉字》 

 

 

扩展阅读


象形字。字在甲骨文、金文中像杵形,假借为地支的第五位,用于纪月,指农历五月;用以纪时,指十一时至十三时;在太岁纪年法中又用以纪年,《尔雅·释天》:“太岁在午曰敦牂。”与天干相配,可用以纪年,亦可用以纪日。(李义海)

 

——李学勤《字源》

 

 


投稿邮箱:admin@zdic.net

汉典主站:www.zdic.net

汉典论坛:bbs.zdic.net

汉典手机站:m.zdic.net

【加载评论 】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关于汉典
  • 版权声明
  •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179号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