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当前位置: 通识  >  汉文化  >  字字珠璣  > 正文

细说汉字:播

​

 “夏氏之乱,成公播荡。”这个“播”字本为形声字。①是金文的形体,右边是“(pō)”,左边为“采”,兽类足迹形,表声。②是《说文》中古文的形体,讹变为“番”,这就变成了“从攴,番声”的形声字了。③是小篆的形体,将“攴”变为“手”,仍为形声字。④为楷书的写法。

 

《说文》:“播,种也,一曰布也。从手,番声。”“播”字的本义为“播种”,如《诗经•豳风•七月》:“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大意是:赶快修好房屋,又要开始播种百谷。由“播种”可以引申为“传播”,如《左传•昭公四年》:“播于诸侯。”也就是:传播到诸侯当中去。由“传播”引申为“分散”,如《尚书•禹贡》:“又北播为九河。”也就是说:再向北分散为九条支流。由“分散”可以引申为“舍弃”,如刘向《楚辞•九叹•思古》:“播规矩以背度兮。”大意是:舍弃规矩而又违反法度啊!

 

“播”还可作“簸”的通假字,如《庄子•人间世》:“鼓播精,足以食十人。”“䇲”为小簸箕。大意是:抖动小簸箕向神位上洒米,所得精米也足够养活十人。

 

请注意:“播”字的右部并未简化成“布”。

 

 

——左民安《细说汉字》

 

扩展阅读


形声字。从手,番声。西周金文中“”借为“播”,有播迁、播放之义。本义是下种,撒种。《书·大诰》:“厥子乃弗肯播,矧(shēn,况且)肯获。”《隋书·经籍志三》:“农者,所以播五谷,艺(种植)桑麻,以供衣食者也。”引申为传布、分散、实行、逃逸等义。这些意义读bō。又读bó,通“簸”,摇动。 《庄子·人世间》:“鼓䇲播精,足以食十人。” “播”在古书中通“藩”,指封建王朝的属国或属地。《尚书大传·洪范五行传》:“播国率相行祀。”郑玄注:“播读曰藩。”(方东杰)

 

——李学勤《字源》

 


投稿邮箱:admin@zdic.net

汉典主站:www.zdic.net

汉典论坛:bbs.zdic.net

汉典手机站:m.zdic.net

【加载评论 】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关于汉典
  • 版权声明
  •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179号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