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当前位置: 通识  >  汉文化  >  字字珠璣  > 正文

细说汉字:拔

“力拔山兮气盖世。”这个“拔”字本为会意字。甲骨文①上部为左右两只手,中间是一棵树。于省吾先生认为“象两手拔木之形”。即古“拔”字。②是小篆的形体,变成了“从手,发声”的形声字了。③为楷书的形体,直接从小篆变来。

 

《说文》:“拔,擢也。”可见“拔”就是“抽出来”、“拔起来”的意思,如《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秋八月朔,大风, 松柏斯拔。”大意是:在秋天的八月初一,天刮起大风 松树柏树被拔起来。由此又可以引申为“提拔”,如李白《与韩荆州书》:“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这是说:山涛在当冀州的长官时,经审察而提拔了三十多人。由“拔起”又可以引申为“攻取”义,如《史记•高祖本纪》:“攻下邑,拔之。”也就是说:攻打下邑(古县名),攻取了。拔起来有突出之意,所以“拔萃”多指才具特出,如《后汉书•蔡邕传》:“曾不能拔萃出群。”

 

请注意:《诗经•大雅•绵》有“柞(yù)拔矣”句,这里的“拔”指的是树木高大。是说“柞树树高大参天”,而且“拔”字应读作bèi,不能读作bá。

 

——左民安《细说汉字》

 

扩展阅读


 

形声字。从手,犮声。“拔”字在战国楚简中像用双手拔取草、木之类的事物,当为会意字。小篆是从手、犮声的形声字。在汉代隶书碑刻中,“拔”字的声符“犮”有时讹变为“”、 “夭”等形。本义是抽拉,连根拽出。《易·泰》:“拔茅茹以其汇。”王弼注:“茅之为物,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 《史记·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引申为选拔,超出,吸出(毒气)等义。以上义项读bá。又指一种草名,即龙葛,读fá。(方东杰)

 

——李学勤《字源》

 


投稿邮箱:admin@zdic.net

汉典主站:www.zdic.net

汉典论坛:bbs.zdic.net

汉典手机站:m.zdic.net

 

【加载评论 】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关于汉典
  • 版权声明
  •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179号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