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当前位置: 通识  >  汉文化  >  字字珠璣  > 正文

细说汉字:吹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这个“吹”字是个会意字。甲骨文①的左边是一个面朝右张着嘴巴半跪着的人,其右是个“口”,有“人”有“口”就表示“吹”。金文②的结构与甲骨文基本一致,只是“人”与“口”的位置颠倒了一下。③是小篆的形体,“口”字并无变化,但是其右边则变得没有“人'的样子了。④是楷书的形体。

“吹”字的本义是用口吹气,又可以引申为大自然界的吹风,如冯延已有“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名句。

“吹”字如果读chuì(去声)的话,那是指对竽笙等乐器的吹奏,如《礼记•月令》:“命乐正入学习吹。”就是说命令乐师人学学习吹奏的本领。

“吹毛”一词,在古代往往是指“很容易”,如:“去仲尼,犹吹毛耳。”(《韩非子•内储说上》)就像吹毛那么容易。但是卢纶《难绾刀子歌》“吹毛可试不可触”中的“吹毛”则是利剑名。古代要试剑是否锋利,往往是将一根头发横放在剑刃上,用力一吹头发断了就证明这剑非常快。因此“吹毛”就变成了宝剑的代称了。“吹毛可试不可触”,就是说:宝剑只能试其快否,但是不能用手触它。

——左民安《细说汉字》

扩展阅读


会意字。从口,从欠。字像嘘气之形。本义指撮起嘴唇急促地吐出气流。《老子》第二十九章:“夫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吹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但不用作本义,用作人名或地名,金文亦作人名。虞司寇壶:“虞司寇伯吹作宝壶。”由本义引申为吹拂、吹奏之义。作夸口讲的吹,义晚出,源于“吹法螺”本喻佛法如吹螺而号令三军,后用来比喻说大话。吹字形体到春秋时正写、反写不定,但不论字形如何书写,一般都是“欠”张开之口形与所从之“口”旁相对,只有个别例外。而且,进人西周时代,左口右欠之结构就逐渐成为主流形体。吹的小篆形体已发生讹变。(陈英杰)

——李学勤《字源》


投稿邮箱:admin@zdic.net

汉典主站:www.zdic.net

汉典论坛:bbs.zdic.net

汉典手机站:m.zdic.net

【加载评论 】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关于汉典
  • 版权声明
  •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179号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