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当前位置: 通识  >  汉文化  >  字字珠璣  > 正文

细说汉字:赤

“赤日炎炎似火烧”的“赤”字本是个会意字。甲骨文①的上部是个“人”(大),下部是“火”,人被火烤红了。金文②与甲骨文的形体结构完全一致,只是变得笔形粗壮。③是小篆的写法,仍然是上“人”(大)下“火”。可是到了楷书④就把“大”变成了“土”,“火”也不像“火”了。

“赤”字本为“被火烤红”之义,所以后世以“赤”为“红”,如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椒》:“色赤椒好。”从“红”又可以引申为“纯真”、“忠诚”,如李白《与韩荆州书》:“推赤心于诸贤之腹中。”成语有“赤胆忠心”。从“红”又可以引申为“光”或“光着”,如杜甫《早秋苦热》诗:“安得赤脚踏层冰。”这个“赤脚”也就是光着脚的意思。赤膊、赤身裸体中的“赤”字也是“光”的意思。

请注意:在古代表示红颜色的有好几个字,如赤、朱、丹、殷(yān烟)、绛、红、绯等。如果按照由浅及深的不同程度而排列的话,那么这七种红应该是这样:红、绯、丹、赤、朱、绛、殷。“朱”是火红,“绛”是深红,“殷”是黑红。

——左民安《细说汉字》

扩展阅读


会意字。从大,从火。甲骨文、金文字形均为上“大”、下“火”;《说文》古文“大”变“炎”,“火”变“土”;小篆仍作上“大”、下“火”:到楷书时,“大”变成了“土”,“火”中间拆成了两竖笔,再也不像“火”字了。本义为火红色。《释名·释采帛》:“赤,赫也,太阳之色也。” 《合集》29418:“癸丑卜暊贞:左赤马其(利)不烈?” (问左边的红色马匹是不是快而不烈)西周早期麦方鼎有“麦赐赤金”,赤金,指红铜。西周中期卫簋有“赐赤市(黻)攸(鋚)勒”,赤黻指红蔽膝。《礼记·檀弓上》:“周人尚赤,大事殓用日出。”据五行之说,南方属火,故又以赤为南方之色,《说文》:“赤,南方色也。”初生的婴儿全身呈红色,故叫做赤子。赤子是光着身子来到人世的,因此“赤”可引申为光着、空着、裸露、一无所有等义。红色象征热烈,故“赤”又可比喻为忠诚、纯真、专一等义,可用来象征革命。

——李学勤《字源》


投稿邮箱:admin@zdic.net

汉典主站:www.zdic.net

汉典论坛:bbs.zdic.net

汉典手机站:m.zdic.net

【加载评论 】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关于汉典
  • 版权声明
  •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179号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