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当前位置: 通识  >  汉文化  >  字字珠璣  > 正文

细说汉字:爵

这个“公爵侯爵”的“爵”宇本为象形字。①是甲骨文的形体,就像古代酒器的形状,下有足,用以温酒或盛酒,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②是金文的形体,更像酒器的形状,其右边又增加了一只手。③是小篆的形体,其下部讹变为从“鬯(古代祭祀用的一种酒),变得相当复杂。④是楷书的写法。

《说文》:“爵,礼器也。象爵之形。”许说正确。“爵”字的本义就是“酒器”,是一种“礼器”,如《左传•庄公二十一年》:“王与之爵。”也就是说:王给了他一件酒器。“爵”由“礼器”引申为“爵位”,如《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韩非子•定法》:“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意思是:官位的提升是与杀敌的功劳相称的。至于《孟子•离娄上》中“为丛驱爵”的“爵”,若理解为礼器那就错了。其实,这里的“爵”是“雀”字的通假字,原话的意思是:替树林赶来鸟雀。这里的“爵”必须读作què。

请注意:古书中常见的“爵室”一词,不能理解为有官爵的人所居之室,而是大船上的嘹望室,如《释名•释船》:“又在上曰爵室,于中候望之,如鸟雀之警示也。”

——左民安《细说汉字》

扩展阅读


象形字。像爵形。“爵”字在商代已多见,逼肖实物:爵身前有流(倾酒的流槽),后有尖状尾,杯身下有三足。稍后,杯口上多有柱形“↑”,或在杯侧加鋬(pàn,把手)形,或在杯内或流内加短画以示酒液,或在爵侧加手形以示握爵之意。至西周,爵柱形讹作“”形,下体省变为二足。目前,尚未在东周古文字材料中发现“爵”字。在秦并六国前后的秦简里,“爵”字变异较多,柱形多作“”,手形(又)下增一短画而讹变作“寸”,整体讹断为上下两块,全失爵形。秦简字左下或作“”,为汉隶继承;或作“”,导致《说文》小篆讹作“鬯”。秦简字中间有多种形式,其中的“”形,不仅可能是《说文》小篆“”形之所由,而且成为汉隶“” “罒”两种写法的发端。“”形在汉隶中多见, “罒”形在汉隶中并不普遍,但后者传入楷书。《说文》古文“爵”字可能出于汉初,因为它实际是截取秦简一种字形上部后的变化形式;而汉初马王堆帛书“爵”字又有截取秦或汉初“爵”字下部的形式“𡬠”。几经变化的爵柱形,在楷书中变成了扁“爪”形,因此,楷书旧字形写作“”,现代规范字形写作“爵”。本义就是用以盛酒或温酒的爵。西周史兽鼎:“易(赐)豕鼎一、爵一。”借代指酒。古代君王授给臣下官职爵位时,往往伴随着赐给爵及其他器物,因此引申为爵位、授爵、授职。“爵”在古书中也被假借作“雀”。《孟子·离娄上》:“为丛驱爵(雀)者,鹯(zhān,猛禽)也。”(金国泰)

——李学勤《字源》


投稿邮箱:admin@zdic.net

汉典主站:www.zdic.net

汉典论坛:bbs.zdic.net

汉典手机站:m.zdic.net

【加载评论 】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关于汉典
  • 版权声明
  •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179号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