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当前位置: 通识  >  汉文化  >  字字珠璣  > 正文

细说汉字:品

“下品无高门,上品无贱族。”这个“品”字本为会意字。甲骨文①中的“口”表示器物之形,从三“口"表示器物众多。②是金文的形体。其中一器呈倾斜形。③是小篆的写法。④为楷书的写法。自甲骨文至楷书一脉相承。

《说文》:“品,众庶也。从三口。”段玉裁说:“三人为众,故从三口。”“品”字本文应为“众多”,如左思《吴都赋》:“混品物而同廛(chán)。”“廛”,是指在公共场所中存放货物的仓库。这句话的意思是:把混杂而众多的货物都放在同一座仓库中。由“众多之物”可以引申为“品种”义,如《尚书•禹贡》:“厥贡羽毛齿革惟金三品。”大意是:应该进贡的羽毛、牛尾、犀牛皮和金属等多种东西。由“品种”又可以引申为“等级",如《汉书•匈奴传上》:“给缯(zēng)絮食物有品。”意思是:所供给的丝织品和食物都是有等级的。又如上品、中品、下品即指不同的等级。等级需要品评,所以又可以引申为“品评”,如《晋书•苻坚载记上》:“品而第之。”也就是说:品评优劣而定其等级。后又可以引申为“品质”、“品德”等等。

——左民安《细说汉字》

扩展阅读


会意字。《说文》:“品,众庶也。”本义是人的多数,以“口”表示人,三“口”表示人的众多,与“众”字表示“人”的众多构字原理相同。邢侯簋:“锡(赐)臣三品:州人、重人、郭人。”这里的“臣三品”就是指居住在州、重、郭的人的共同体。“品”的意义也就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人口”。《易·乾》中“品物流形”中的“品”,已经是“人的多数”这一本义的引申——“众多”了。在文字结构上,甲骨文与金文都有“品”和“”两种形体,至秦汉才定形为上部一“口”,下部两“口”的结构形体。但“口”形在隶书中分化成“”和“”两种写法,把古文字中两种不同的形体混同起来了(甲骨文中的“”是“品”字;“星”字的象形是“㗊”)。(李守奎)

——李学勤《字源》


投稿邮箱:admin@zdic.net

汉典主站:www.zdic.net

汉典论坛:bbs.zdic.net

汉典手机站:m.zdic.net

【加载评论 】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关于汉典
  • 版权声明
  •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179号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