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当前位置: 通识  >  汉文化  >  字字珠璣  > 正文

细说汉字:同

这是“普天同庆”的“同”字。甲骨文①的上部是覆盘之形,表示“会聚”义:下部是“口”,以一口代众口,会聚众口即为同,所以“同”字是个会意字。②是金文的形体,与甲骨文基本相同。③是小篆的写法。④为楷书形体。

《说文》:“同,合会也。”基本正确。所以“同”字的本义应是“共同”,如《韩非子•说林上》:“同事之人,不可不察也。”这是说:共同作事的人,不能不观察。由“共同”可以引申为“同一个”,如《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同船济水。”这是说:乘同一条船渡过河去。再引申一步就有“相同”义,如“同年”就是年岁相同;“同产”,是同母兄弟;“同好”,是爱好相同的人。

请注意:古时称同学为“同窗”,如关汉卿《金线池》:“我有个同窗故友,姓韩名辅臣。”那么“同门”是什么意思呢?仍然是指“同学”,是说同出一师门下,如颜师古注《汉书•孟喜传》:“同门,同师学者也。”至于“同志”,古时多指“志趣爱好相同”,如《国语•晋语四》:“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

——左民安《细说汉字》

扩展阅读


会意字。由一种四人抬东西的用具的象形和“口”组成,表示四人用口令协调行动(参见“興”字条)。后来,“同”字上部像抬东西用具的部分逐渐变形,并把下部的“口”包在里边,到了秦代篆文中,原来不相连的三个笔画被连接起来,形成一条长的曲线。到了汉代隶书中这一长的曲线又被分成两笔,以便于书写,楷书“同”字是由这种写法演变而成。本义是共同做事。《书·立政》:“惟羞刑暴德之人,同于厥邦。”孔颖达疏:“惟进用刑罚与暴德之人同治其国。”(张玉金)

——李学勤《字源》


投稿邮箱:admin@zdic.net

汉典主站:www.zdic.net

汉典论坛:bbs.zdic.net

汉典手机站:m.zdic.net

【加载评论 】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关于汉典
  • 版权声明
  •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179号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