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当前位置: 通识  >  汉文化  >  字字珠璣  > 正文

细说汉字:行

左民安

“走林而射鸟,行畔而观鱼。”这个“行”字是个象形字。甲骨文①中间是一条大路,左右两侧又分出了两条小路。金文②的形体是东西南北都能通行的十字路口。③是小篆的形体,变得根本看不出通行道口的样子了。④是楷书的写法。

“行”字本义就是“路”,如:“遵彼微行(háng航)。”(《诗经·豳风·七月》)也就是“沿着那条小路”的意思。因为是“路”就可以行走,所以“行”又当“行走”讲,如:“八骏日行(xíng形)三万里。”(李商隐《瑶池》诗)这就由当“路”讲的名词变成了当“行走”讲的动词。从“行走”义,又可以引申为“离开”。如:“子明杀之,以其妻行。”(《左传·襄公二十二年》)也就是说:子明把他杀了以后,又带领自己的妻子离开了。至于《兵车行》、《长干行》等中的“行”字又是什么意思呢?那是古诗中的一种体裁,也叫做“歌行体”。

我们现在所说的“行李”,一般是指出行者所携带的衣箱、铺盖等物。可是古代就不是这个意思,如:“行李之往来,共(供)其乏困。”(《左传·僖公三十年》)你如果把这里的“行李”理解成“铺盖卷”那就不对了。这个“行李”是指“使者”。原话的意思是:使者往来,我们可以供给他们一切费用。(无资曰“乏”,无粮曰“困”。)“行李”之“李”,在古代也可以写作“理”,其义不变。

请注意:古代的“行”相当于现代的“走”,古代的“走”相当于现代的“跑”。

——左民安《细说汉字》

扩展阅读


象形字。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象四达之衢,人之所行也。”《说文》以为从彳,从亍,不确。商承祚《殷虚文字类编》:“古从行之字,或省其右作彳,或省其左作,许君误认为二字者,盖由字形传写失其初状使然矣。”行本义是道路。《诗·小雅·小弁》:“行有死人,尚或墐之。”(道路上躺了个死人,还有人来埋葬他)从道路义引申出行列义,从行列义又引申出排行、行业等意义。这些意义的“行”读为háng。从道路引申出行走义,从行走义又引出流行、通行、施行、经历、巡视、行为等意义。这些意义的“行”读为xíng。由行为义引申出行迹义,作名词用,旧读为xìng。“行行”(刚强的样子)中的“行”,旧读为hàng; “树行子”中的“行”今天仍读为hàng。“道行”中的“行”读为héng。 “行”字原来横平竖直,四个角均为直角,后来横竖均弯曲变斜,上边两角变大,下边两角变小。今天的“行”可以拆为“彳(chì)”和“亍(chù)”两个字了。(师玉梅)

——李学勤《字源》


投稿邮箱:admin@zdic.net

汉典主站:www.zdic.net

汉典论坛:bbs.zdic.net

汉典手机站:m.zdic.net

【加载评论 】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关于汉典
  • 版权声明
  •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179号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