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当前位置: 通识  >  汉文化  >  字字珠璣  > 正文

细说汉字:纠

左民安

这是“纠缠不休”的“纠”字,本为象形字。①是甲骨文的形体,像瓜蔓或两股绳索纠缠在一起的样子。②是金文的形体,更像纠缠的样子。③为小篆的形体,与甲、金文相似。④为楷书繁体字,增加表意的“系”旁,变成了会意兼形声的字。⑤为简化字。

《说文》:“丩,相纠缭也。一日瓜瓠结丩起。象形。”许说正确。“丩”、“纠”实为古今字,其本义为“纠缠”,如《诗经·魏风·葛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大意是:麻绳缠绕的夏布鞋,怎能穿着踩冰霜?

在古籍中,“纠纠”可作“赳赳”的通假字,比如“赳赳武夫”,在《后汉书·桓荣传》李贤注引谢承所说的话就写作“纠纠武夫”。

请注意:“纠纷”一词,现在多指“纷扰”、“争执”。但在古籍中则多指“交错杂乱”的样子,如李华《吊古战场文》:“河水萦带,群山纠纷。”

——左民安《细说汉字》

扩展阅读:


会意兼形声字。《说文》:“糾,绳三合也。从糸、丩。‍”“纠”是“丩”的分化字。《玉篇·丬部》:“纠,绞也,缭也。”“丩”本像纠缠形,后加意符“糸”表义更加明确。《说文》以为“纠”本义是三股丝麻绞合的绳子,可能是”纠”的引申义。在现在常用的“纠缠”中,“纠”用的还是本义。“纠”字从糸、丩,丩亦声。此字出现较晚,《说文》小篆以前的古文字形尚未发现,已见的汉隶字形与楷书差别不大。(李守奎)

——《字源》


投稿邮箱:admin@zdic.net

汉典主站:www.zdic.net

汉典论坛:bbs.zdic.net

汉典手机站:m.zdic.net

【加载评论 】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关于汉典
  • 版权声明
  •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179号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