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当前位置: 通识  >  汉文化  >  字字珠璣  > 正文

细说汉字:孟

左民安

这是“孟冬之月”的“孟”字,本为会意字。①是金文的形体,像器中有一个婴儿(子),表示给初生婴儿冲洗。②是小篆的形体,下部写作“皿”。③为楷书的写法。

《说文》:“孟,长也。”其实,其本义是“始”、“首先’,“长”只是“孟”字的引申义。也就是说,初生婴儿,首先就要洗个“降生澡”。由“始”之义可以引申为排行第一,如《史记·鲁周公世家》:“见孟女,说(悦)而爱之。”所谓“孟女”,就是第一个女儿。“第一”就有“老大”、“长”之义,如“孟兄”就是长兄。每个季度的第一个月也可以称“孟”,如曹操《步出夏门行·冬十月》:“孟冬十月,北风徘徊。”所谓“孟冬”也就是冬季的第一个月,即十月。

请注意:在《诗经·郑风·有女同车》中有“彼美孟姜”一句诗。若将“孟姜”理解为哭长城的“孟姜女”,那就错了。春秋时齐为大国,并且齐姓姜,所以“孟姜”是指齐国国君的长女。

——左民安《细说汉字》

扩展阅读


形声字。《说文》:“孟,长也。从子,皿声。”该字在商代金文中是个会意字,从子从“”,至周代金文,所从的“”演进为“皿”,该字遂分为二系:一系“皿”中有水,后又省“皿”,演进为《说文》古文;一系秉袭商代金文,后来演进为《说文》小篆与隶书。因为由容器形讹而来的“皿”字与“孟”字读音相同(均属明纽阳部),故而许慎曰:“从子,皿声。”“孟”本义为首生,也就是排行中的“长”,亦即老大。《说文》:“孟,长也。”引申为始。《楚辞离骚》:“摄提贞下孟陬兮。”王逸注:“孟,始也。”(李义海)

——《字源》


投稿邮箱:admin@zdic.net

汉典主站:www.zdic.net

汉典论坛:bbs.zdic.net

汉典手机站:m.zdic.net

阅读原文

阅读原文

【加载评论 】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关于汉典
  • 版权声明
  •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179号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