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部首

異體字

yǎng

部首 艸

部外 7

總筆畫 11

䒢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6BD2

上下结构

1212323552

五筆

倉頡

鄭碼

awqb

tohl

enry

拼音 yǎng

部首 艸 部外 6總筆劃 9

統一碼 26BD2筆順 1212323552

𦯒 基本解釋

© 漢典
【申集上】【艸】 𦯒·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7

𦯒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 𦯒·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7

【集韻】語兩切,音仰。昌蒲也。 亦作䒢。

© 漢典
【卷一】【艸】

䒢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𦯒”字頭,請參考“䒢”字:)
【卷一】【艸】
『說文解字』

昌蒲也。从艸卬聲。益州云。五剛切

『說文解字注』

(䒢)䒢䓉、逗。二字各本脫。今依全書通例補之。昌蒲也。周禮朝事之豆實有昌本注。昌本、昌蒲根。切之四寸爲菹。左氏謂之昌歜。本艸經。菖蒲一名昌陽。按或單呼曰昌。或曰堯韭。或曰荃。或曰蓀。䒢䓉之名今未見所出。从艸。卬聲。五剛切。十部。益州云。本艸經曰。生上洛池澤及蜀郡嚴道。云、毛扆改生。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䕲
    2. 茸
    3. 菞
    4. 䓙
    5. 藮
    6. 葞
    7. 芙
    8. 荀
    9. 䓐
    10. 䓧
    11. 葇
    12. 蘱
同筆畫
    1. 袄
    2. 浊
    3. 俎
    4. 哈
    5. 哉
    6. 柫
    7. 阀
    8. 狦
    9. 昞
    10. 拫
    11. 骁
    12. 毘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